柒e金融网

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 >

银行最具吸引力吸储产品被叫停!将影响贷款业务成本

时间:2019-12-26 13:33:21 | 来源: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独家:银行最具吸引力吸储产品被叫停!将影响贷款业务成本

新流财经松子同学

2019年的最后两个星期,资金端迎来新的监管挑战,银行机构资金端的吸储产品被要求进行重要调整。

新流财经获悉,日前,全国多省市的银行机构均反映,已接到监管部门通知,立即暂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产品余额和新增客户,部分地区还要求,2020年底之前,压降靠档计息类定存产品的余额至0,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不得突破上浮比例。

据悉,监管此举意在从资金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达到降低贷款利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促进实体经济活动等目的。

不同于普通的存款产品提前支取只能提供很低的活期利率,由于靠档计息的存款产品可以灵活存取,按照对应期限的不同利息价格兑付,收益相对较高,这类存款产品是近几年银行机构最具吸引力的重要吸储手段,也是各家银行存款业务的标配产品。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2014年前后遍地开花的直销银行开始,靠档计息这类收益高、存款期限灵活的智能存款产品越来越多,甚至逐渐影响到银行业资金成本,同时存在流动性风险问题。

靠档计息一喊停,很多银行在短期内迎来一波直接的资金压力。如果个别地区严格按照要求压降靠档计息产品余额,不少银行的存款余额将减少达50%。

民生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曾表示,在银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中,资金成本占比超过70%。只有有效控制负债体系融资成本,才更有利于引导LPR下行。

但是,除了靠档计息,在各地监管指导存款利率的范围内,传统银行几乎就没有同等吸引力的产品了。这次对存款产品大范围的监管窗口指导,对大部分银行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那么限制靠档计息,到底是能降低贷款成本,刺激小微、实体经济发展,还是适得其反,引起利率市场化的倒退?

这到底是一场针对金融风险痛苦的刮骨疗伤,还是出发点良好的矫枉过正?

对此,业内也有多种不同的看法。

银行先活下来,才能解决小微融资难

10月,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出台了规范通知后,智能存款等靠档计息产品终于也迎来了第一次大范围的监管指导。

长期以来,靠档计息产品不但备受直销银行、区域性银行、以及民营银行追捧,更是引发传统银行纷纷效仿。

例如微众银行目前提供的智能存款产品就分为5个档位,从7天、2年、3年到5年,不同档位收益分别为1.2%、2%、3.15%、4.125%、4.5%。

就在大约两个月前,微信钱包窗口对部分用户开放银行储蓄入口,还上线了工商银行的一款靠档计息产品。

“我以为微信上了这款存款产品,意味着监管完全认可靠档计息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打脸了。”一位城商行管理层人士无奈表示,突然收到监管叫停智能存款产品的指示,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靠档计息类存款产品对银行来说本来属于饮鸩止渴,”另一位沿海地区银行业人士对此的看法是,虽然智能存款暗藏流动性风险和成本问题,但对吸储的帮助太大了,“只要监管不出手,中小银行就不会退出来。”

“存款成本降低后,贷款成本才能降下来。”他认为,从宏观市场来看,监管叫停的做法是有利的,但如果监管严格要求压降智能存款余额,就有些矫枉过正了。同时,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停了靠档计息产品以后,小银行怎么跟银行理财子公司斗?”

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产品收益高,通常门槛是100元起存,具有普遍适用性,经过几年的发展,银行业已经产生了多种灵活便捷的变种存款产品。

暂停靠档计息的智能存款后,银行收益可观的零售存款产品还有大额存单,但大额存单的门槛为20万起存,最高利率也不过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5%(各地或有轻微差异),相比之下,吸引力大打折扣。

实际上,这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银行的局部利益和金融行业整体利益的冲突。更重要的是,实际上,银行机构通过停止靠档计息产品,很难直接作用于小微企业融资难和刺激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今年靠档计息产品是中小银行完成了零售储蓄任务量的重要功臣,暂停后虽然能让银行负债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但在用户已经接受智能存款产品体验的情况下,回到原来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的方式,银行的吸储效果会在短时间内大打折扣,如果再压降存量,则会直接减少放贷资金,也可能因银行不履行合约引发大量用户投诉。

另一方面,现实情况是资金越难获得的时候,银行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普惠金融的投入力度会明显减弱,经济下行周期,银行对小微民营企业贷款需求的态度只会更加谨慎。

对一些网点稀少,甚至没有网点的银行来说,首先保证资金充足,利润稳定地活下来,它们才有空间去服务小微、实体经济。

如果砍断靠档计息的后路对银行资金来源影响太直接,那降低贷款成本,到底应该如何入手?

可行性建议:合理限价、完善二级市场机制

有观点认为,银行付息成本高主要是定价问题。

“如果限制靠档计息,利率市场化反而倒退了,”一位银行业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如果对靠档计息产品限定较大范围,给银行留下适当吸储业务创新空间,可以提高降低LPR成本的有效性。

利率市场化趋势是不可逆的,银行的息差收窄也是不可逆的。

但是,银行存款产品自动计息的技术手段、良好产品体验已经形成,让市场倒退发展回草莽时代反而不切实际,从利率定价上对银行做大方向的引导和合理限制,更有可能在减轻银行吸储压力的同时,完成小微企业、个人贷款业务成本的降低。

很多时候,合理的“疏”比强硬的“堵”更重要。

如果靠档计息“一刀切”,承受资金压力最大的还是网点稀少、吸储能力差的民营银行,或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小银行——但同时,它们却是各地小微企业、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主力军。

“实际上,很多民营企业根本没法从大行融资。”一位民营银行人士表示,大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向来把控严格,如果民营企业再无法从民营银行或小银行获得融资,更容易导致其走向民间借贷,成本反而提高了。

针对不同特色的银行,对各银行靠档计息产品进行“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的管理,给一些重点提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银行放宽靠档计息政策,更能促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还有从业者建议,完善国内银行大额存单转让机制,加强大额存单产品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也是一个降低小微企业和个人贷款资金成本的方向。

由于监管层对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制定本身已有软约束,当大额存单能够像票据一样在金融市场顺利流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银行对靠档计息存款产品的依赖性,也不会导致成本过高。

当然眼下的困难是,在国内并没有成熟的第三方平台使得大额存单产品流通,转让机制并不完善。但参考国外大额存单的发展,这样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必须肯定的是,监管机构为了降低个人、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主体的金融服务成本,促进经济发展,今年着实做了不少努力。

无论是从违法放贷机构的打击、第三方支付通道、技术服务平台、金融广告营销等全方位的整肃上,还是针对持牌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规范、对其贷款产品利率提出限定要求等方面,都已显示出卓越的成效。

此次监管层更是对银行靠档计息存款产品提出了要求——希望从资金源头上尝试降低综合贷款服务成本,同样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普惠金融的发展需求。也许,在进一步参考银行业实际情况和市场反映后,后期还会有更完善、有效的政策正式下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