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e金融网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平安银行:发展中不忘初心 风雨中砥砺前行

时间:2019-09-29 13:33:09 |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严海

从一家地方性保险公司,成为世界500强29位,中国平安集团用短短30年时间缔造了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商业奇迹,这家集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科技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的传奇之路却只是刚刚开始,如今才过“而立”之年的平安对未来充满着渴望,在实现更好更强的“金融+科技+生态”的产业之路上继续前行。

作为该集团全金融链条上重要的一环,平安银行的出生成长,发展壮大不仅是平安集团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银行业变迁史,乃至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平安银行的发展与壮大浓缩了数代金融人的奋斗情怀,时代见证了两个颇具传奇色彩的金融机构的开疆拓土、风雨兼程。现如今,平安银行借助集团全产业链优势,通过科技赋能、业务转型、服务创新等方式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用不屈的意志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开疆拓土,第一代蓝筹股标识的时代印记

1987年12月28日,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宣告成立。当其时,中国股份制改革拉开大幕,深圳发展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后来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重要开端。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上海和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相继开锣;1991年4月3日,深圳发展银行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的商业银行,也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股,股票代码“000001”。

深发展的股票一度成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风向标,对老一辈的股民来说,深发展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时代烙印。在1996年的那一轮牛市,无数股民心中只有两只股票:深市的深发展,沪市的四川长虹,这不仅唤醒了A股价值投资的懵懂意识,也成为蓝筹股投资在A股市场上的第一声呐喊。

如今仍然活跃在证券市场中的、有“中国股神”称号的投资者林园,就是在1996年的那波行情中,通过重仓深发展获得了4倍以上的收益;当时有个知名股评家叫陈钢,也在电视上天天喊“发展发展再发展”,“我恨不得把自己名字改成陈发展”。

但是,在现实的发展中,深发展的发展历程要曲折得多。

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以及长期经营管理不善,深发展开始出现大面积的不良贷款,深发展由此进入了长达7年左右的业绩低迷期。2000年,深发展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多项评价指标中均为倒数第一;在上市银行中,深发展成为不良资产比例最高、拨备计提覆盖最低的双料“冠军”。1997年深发展尚可实现盈利10亿元,到了2002年、2003年则只有2亿~3亿元左右;2004年深发展资本充足率不到3%,不良资产接近144亿元,多项指标触及银监会的警戒线。

从2004年开始,深发展引进美国新桥作为战略投资者,这也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伴随着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深发展将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本土经验有效结合,在经营理念、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等各个领域为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各项业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解决了长年以来严重困扰其发展的不良贷款巨负。在随后的2006年、2007年,深发展实现净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2009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31亿元,相当于2014年的17倍以上。

然而,引入国际资本,也有其无法回避的制约和局限性。美国新桥在深发展的角色定位是财务投资者,而不是长远的战略投资者;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在一定期限后的优先考虑是如何退出,而非持续追加资本金投资。由于受到资本金注入受阻的约束,在2005年到2010年的5年之中,深发展遗憾地错失了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被招行、兴业、民生等银行业后起之秀远远地甩在后面。

进入2010年,在美国新桥入股深发展将近五年之际,深发展的股权结构再次面临调整,而这也成为公司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与变革,开启并引领了公司全新的发展方向。

风雨兼程,在合并中前行铸就的浓墨重彩

2010年6月,新桥投资完成向中国平安转让股份,同步完成了深发展向中国平安集团定向增发股份方案,借此中国平安从外资手中收回深发展的控股权,持有深发展将近30%的股份,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2012年,随着深发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等一系列动作,中国平安拥有深发展58%的股份,上市公司的证券简称也在2012年8月由“深发展”正式变更为“平安银行”。

事实上,在入主深发展之前,平安集团已经在商业银行领域积累了多年的宝贵经验。

中国平安集团,是一家总部设在深圳,并缔造了传奇的企业。从1988年深圳蛇口的一家地方性保险公司,发展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全球500强,首家资产规模破万亿的保险集团;中国平安的飞速发展奇迹,让许多人感觉是个谜。但是在中国平安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马明哲看来,平安“快速成长”的神话背后,是新体制与生俱来的生存压力和竞争法则,平安抓住了一次次政策松绑的机会,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用30年的时间走完很多国际同业近百年的道路。而综合金融又是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一次改革求变的重大挑战。

2003年,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政府机构开始改革并设立了国资委和银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监管的力度。也正是在这一年,平安联手汇丰全资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中国平安终于有了一家自己的银行,朝综合金融的梦想迈进了一大步。

那时的平安银行,受制于合资银行身份,在开展信贷业务过程中也有所受限,无法达到平安集团的要求。因此在2006年11月,平安集团再次出手收购了深圳市商业银行将近90%的股份,并18个月之后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

深商行的纳入为平安带来一张中资银行牌照,平安对此渴望已久。就在平安银行规模扩大、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来自于深发展的“橄榄枝”顺水推舟地成为双方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2009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一年,平安集团与深发展频频接触,引发各界猜想;2011年,在完成一系列重大资产重组尘埃落定后,中国平安从外资手中收回了深发展的控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而深发展也在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后不久后更名为平安银行。

此时的新平安银行总资产达1.5万亿元,网点410家,已跻身全国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列,实现了平安集团构建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板块的综合金融平台梦想。这不仅在当时成为一个重大无先例的中国银行业收购整合事件,从长远来看,更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史上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

在这背后,是中国平安集团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始终如一的创新精神,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创业情怀,与深发展银行历史积淀的碰撞。回顾平安银行的发展之路,历经曲折,却始终秉承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创业精神。

砥砺前行,拥抱科技引领金融服务发展方向

2016年,以谢永林为首的新一届平安银行领导班子上任,开启全面战略转型并制定了12字战略方针——“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

早在2006年3月至2013年11月,谢永林就曾先后担任平安银行运营总监、人力资源总监和副行长等职务。也是在这期间,平安银行成功完成了对深发展银行的吸收合并。而在谢永林被任命为平安银行董事长之前两个月,他刚刚升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

2016年平安银行年报数据显示,不仅对公业务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很好的降解,全行不良仍在进一步走高,不良率达1.74%,为历年峰值。在许多人看来谢永林的回归有种临危受命的意味,但是正是由于他的回归平安银行再次完成蜕变。

从2016开始,平安银行围绕12字方针,持续加强科技研发与应用创新。依托集团核心技术和资源,平安银行持续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技术赋能业务,不断提升客户体验、丰富金融产品、创新业务模式、完善风控体系、优化运营效率、促进智慧管理。通过吸引大量复合型高端技术人才,平安银行培养了一支拥有6000人的科技队伍,队伍在壮大的同时,人才结构也在持续优化。通过三年的努力,该行科技类知识产权累计专利申请数超过140项,正一步步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在线上,平安银行不断迭代优化口袋银行APP、小企业数字金融、平安好链等产品的同时,在线下又推出了“轻型化、社区化、智能化、多元化”的零售新门店,通过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智能OMO服务体系,将客户的口袋银行APP与零售新门店无缝对接,实现多种服务场景的全面融合。目前,平安银行在全国开业零售新门店逾200家。

2019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科技投入又在去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大幅增加,IT资本性支出及费用合计同比增长36.9%。有了科技大力支撑使得零售业务转型加速,该行目前全面推动AI Bank建设,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31.7%,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56.9%;零售业务实现净利润108.10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突破新高、达70.2%。平安银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17550.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9%;零售客户数9019.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5%,全行净利润中零售占比已高达67.62%。谢永林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让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近万亿增长,转型成效可谓显著。

而在他 “对公做精”的策略下,平安银行对公业务经历了仔细盘整和结构化的收缩,聚焦到核心地区、核心行业和核心产品上。通过深耕企业价值,留存住贸易融资链中的资金流实现低成本的稳定负债。

科技引领,平安银行持续转型进阶

2019年,恰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对转型进阶之路,平安银行继续以科技赋能业务,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拓展更广阔的空间,打造更懂客户的智能零售银行,从科技赋能、业务创新、综合金融等方面实现由量变到质变再到裂变的全新飞跃。

平安银行将在坚持零售转型大的战略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对零售、对公、资金同业发力,分别按照新的“3+2+1”发展策略,实现新的升级。零售业务将发力基础零售、消费金融、私行财富“3大板块”,提升成本管理、风险控制“2大能力”,打造1个“AI Bank”科技平台体系;对公业务将立足行业银行、交易银行、综合金融“3大支柱”,着力服务战略客户、小微客户“2大客群”,并坚守1条资产质量“生命线”;资金业务将主攻新交易、新资管、新同业“3大战场”,做强销售、交易“2大能力”,背靠1个智能量化交易管理系统。

随着平安银行在集团中“个金后勤部”“团金发动机”等新定位的不断做实,将构建起强大的渠道能力、产品能力,把C端、B端客户服务打造成为自己的“主战场”,深化与集团之间的协同能力形成“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

平安银行表示,接下来仍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和经济金融政策,不断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推进银行战略转型,持续大力支持小微企业,积极防控金融风险,持续大力开展金融扶贫和绿色信贷,在集团的带领下以坚韧不拔的决心促进企业发展,用百折不挠的斗志面对一切挑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贡献注入“平安力量”为中国梦增添“平安色彩”。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