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e金融网

您的位置:首页 >证券 >

A股市场再度下行:仍在筑底过程中控制仓位多看少动

时间:2021-09-21 14:16:05 | 来源:新浪

现在炒股的人越来愈多,对于A股市场再度下行:仍在筑底过程中控制仓位多看少动这一问题,往往并不清楚。今天小编整理了网上关于A股市场再度下行:仍在筑底过程中控制仓位多看少动的信息,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3月19日,A股市场再度向下寻底,上证综指最终险守3400点整数关口,不过沪深两市成交有所放量。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1.69%,报3404.66点;科创50指数跌0.81%;深证成指跌2.56%;创业板指跌2.81%。

至此,一周时间内上证综指跌1.4%,科创50指数跌2.38%,深证成指跌2.09%,创业板指跌3.09%。

3月19日,沪深两市成交总额772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54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目前仍在筑底过程中,不过本周未创新低,或许已临近底部。后市关注A股市场成交量和美债收益率。

三大利空因素扰动A股

对于市场再次大跌的原因,联储证券上海资产管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迟鸣对澎湃新闻记者说,主要是以下因素所致:一方面,近期表现强势的金融股,特别是权重银行股,带头补跌砸盘;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快速复苏的预期存疑。

“同时,隔夜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和原油市场,均出现大幅下跌,这些隔夜消息面的刺激,使得本来就是阶段弱复苏的A股市场再次面临重创。”谢迟鸣称。

财通基金则认为,周五市场大幅波动主要源于美债收益率飙升的影响。3月18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突破1.75%,创去年1月以来新高,3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2.5%以上,创2019年8月以来新高,股票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扰动,高估值科技股备受打压,昨日纳斯达克指数大跌3.02%。

此外,财通基金称,欧洲疫情再次升级与隔夜国际油价重挫或加大市场波动。

另一位券商策略分析师也认为,美债收益率再度攀升、外围市场隔夜走弱,以及海外原油期货大跌,都是A股市场再度寻底的导火索。

不过,在谢迟鸣看来,本次大跌的持续性并不强。

谢迟鸣说,短期来看,虽然国外复苏的进程可能因为相关因素将一定程度放缓,但经济基本面向上的事实是不变的。在此疫情后复苏阶段,受益于海外复苏的国内经济,韧性将继续延续。

谢迟鸣进一步称,海外复苏进展放缓,也意味着下一阶段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的斜率或变得平缓,这将缓和对较高估值公司的冲击,市场有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盘整反弹机会。

仍然处于探底企稳的过程中

春节过后,A股市场已经多次寻底,3月19日再次大幅下行后,调整是否已经到位?

“从今日的K线图形上看,沪指呈现出的是一根小阴线,且带一些上下影。结合跳空缺口则传递出另一则意思,空方开局后虽然遭遇一些多方的反击,却无实质结果,空方牢控盘面的本质不变。”益盟操盘手首席讲师俞湧说,虽然指数下跌,但趋势上依旧是筑底的结构。

谢迟鸣说,市场是否调整到位,投资者应该关注的市场指标有两个:一是A股市场的成交量,二是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指标。

“当A股市场杀跌但成交量不放大,同时国内市场不会因海外市场的巨幅波动,而产生相应的大幅调整时,或许阶段性底部就将到来。”谢迟鸣称。

汇丰晋信基金的观点是,经历了一轮大幅调整之后,上证综指回调至半年线处,中小创走势相对较弱,回调至年线位置,指数暂时形成支撑平台,但是成交量仍然较低,资金情绪仍然比较谨慎。

“关键指数在年线、半年线处胶着,两市成交量持续低迷。”汇丰晋信基金称,作为市场主力的抱团股,虽然有所回暖,但是反弹较为无力,可能尚未摆脱下跌趋势。在抱团股拖累下,市场仍然处于探底企稳的过程中。

财通基金称,市场或仍是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格局,不宜过度悲观。美债收益率的飙升对权益市场风险偏好产生一定压制,后续随着利率上行曲线放缓,市场情绪面临改善,在盈利整体上行的背景下,A股市场整体仍有支撑。

耐心等待企稳,谨慎参与反弹

具体到操作层面,分析人士大多建议投资者近期保持耐心,多看少动。

汇丰晋信基金称,可以估值为主线,继续耐心等待企稳,谨慎参与反弹。

中泰证券认为,技术上,上证指数周线5连阴,本周未创新低,类似情况参考2019年4月周线下跌,也是连跌5周,跌幅13%左右,开始筑底3周后重新回到7周线上。近期控制仓位,多看少动。

配置方面,谢迟鸣建议投资者,目前阶段,需尽可能避让抱团股,同时,尽量自下而上选股,更重视盈利和估值的匹配。

财通基金称,高估值板块在利率上行阶段更容易受冲击,低估值、顺周期蓝筹板块或阶段性占优。

配置上,财通基金建议关注低估值、顺周期、现金流较好的板块,关注三个维度:第一是受益于PPI回升、全球经济复苏、行业竞争格局改善的化工、有色等;第二是行业现金流较好、低估值的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第三是受益于利率上行的银行、保险。主题方面关注“碳中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