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e金融网

您的位置:首页 >基金 >

【招商银行|行业深度】IDC行业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

时间:2019-12-30 13:33:15 | 来源:招商银行研究

■ IDC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设施:IDC(Internet Data Center)也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为有互联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集中存放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设备的场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IDC现已成为信息科技高效稳定运行的最核心场地,是大多数企业极为重视的基础保障设施。

■ 行业需求端增速较快,区域分布不平衡:总体来看,国内IDC行业需求未来将保持30%左右增速。从下游子行业需求角度分析,云计算、中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需求持续增加,小型企业需求放缓;从IDC所处区域分析,一线城市需求显著更大。

■ 第三方IDC公司具竞争优势,未来市场份额将提升:当前电信运营商占据了行业内超过50%的市场份,但由于第三方IDC公司在资源获取、定制化服务、灵活体制、人员激励等方面的优势,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其中龙头第三方IDC的市场份额已经由2017年的14.30%增加到了2018年的15.70%。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电信运营商建设5G资金紧张将放缓在IDC领域的扩张速度,第三方IDC公司将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

■ 一线城市供给有限,供需缺口突出:一线城市由于政策、土地、电力、网络等条件的制约,IDC的供给十分有限。北京、上海、深圳均于近两年出台明确的数据中心PUE 限制政策,以及部分建设总量的控制政策。据工信部测算,2018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均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平均缺口率达到了25%;而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其中西部最为明显,供给超出需求达到15%。

■ 公司竞争力可从客户、地域、行业经营能力进行判断:客户层面超大规模云计算客户、中大型企业客户尤其是金融类客户占比较高的IDC企业比较优质;区域方面一线城市>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地区;行业经营能力可从资源获取、运营、渠道和销售、融资能力这四个角度综合判断。

■ 银行在IDC行业具备较多业务机会:IDC行业的下游需求将长期保持旺盛,龙头第三方IDC公司资本需求大,项目合同明晰,现金流稳定性强,适合银行进行较大规模资产投放;同时针对IDC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的特点,银行也可参照国外经验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优秀企业的优质项目可优先考虑业务合作。

■ 风险提示: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不及预期、小企业上云速度超出预期、IDC企业杠杆率过高。

1.IDC: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

1.1 IDC是信息科技高效稳定运行的最核心场地

IDC(Internet Data Center)也即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为有互联网需求的用户,提供了集中存放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设备的场所。IDC除提供最基本的场地之外,还需要提供互联网基础服务,如稳定高速的互联网接入带宽、稳定充足的电力供应、恒温恒湿的机房环境、实时有效的集中监控等。

图1:IDC机房样例(微软Azure数据中心)

资料来源:央广网、招商银行研究院

IDC的雏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但由于早期的计算机以大型机为主,数量少,因此发展很慢。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个人PC的逐渐普及,IDC也即数据中心开始快速发挥发展,将服务器单独放在一个房间,并将设备进行布线和链接;而21世纪初互联网的兴起推动了数据中心需求的进一步大幅增加,一些第三方IDC公司也逐步涌现,产业正式形成。互联网行业在21世纪经历了持续的发展,从1.0时代迈向3.0时代,从桌面端渗透到移动端,催生了无数新的需求和行业,这些发展对相应企业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些企业对于IDC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IDC的重要性因此也在不断增加,现在已成为了信息科技高效稳定运行的最核心场地,是大部分企业不可忽视的基础保障。

图2:IDC发展历史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招商银行研究院

1.2 IDC托管公司处于产业链中游,是重要环节

IDC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是IDC机房建设所必须的基础设施或者条件,如土地楼宇、电力、网络、电力设备、IT设备、制冷设备等。中游是IDC建设的主力军,对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出稳定高效的IDC机房,并为信息系统提供服务。中游的参与者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服务两大类,其中对内服务是很多较大规模企业的传统做法,整合上游资源建设IDC机房,部署自己公司的IT设施,为自身的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对外服务我们称之为IDC托管服务,指的是有公司专门建设机房,但是对外部公司进行服务,可以让其他公司将他们的服务器、存储等IT设备放到机房内,对其进行托管/增值服务,提供网络和电力,保障其IT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对外服务的公司可以分为运营商和第三方IDC公司两大类。

产业链下游是具体需要使用IDC机房的企业,主要包括云计算企业、大中型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中小型互联网企业以及其他类公司。

图3:IDC产业链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从产业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产业链中游的IDC机房建设者,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服务的关键,而对内服务的部门不是独立财务核算的公司,因此对外服务的IDC托管企业是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可以进行业务合作的主要发力点。

2.行业需求端增速较快,区域分布不平衡

2.1总体来看,国内IDC行业需求未来将保持30%左右增速

IDC行业的需求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当前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产业依然在快速发展中,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5G,其技术潜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掘。而IDC正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高效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因此其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的IDC市场,都将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IDC圈的统计,全球广义IDC市场整体规模达到625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而中国IDC业务市场总规模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9.8%。随着信息技术未来几年的持续发展,据IDC圈的预计,到2021年中国IDC业务的市场规模将达2769.6亿元,增速超过30%。

图4:全球IDC市场

资料来源:IDC圈、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5:中国IDC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IDC圈、招商银行研究院

2.2需求结构分析:云计算、中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需求持续增加,小型企业需求放缓

根据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联盟(中数盟)的统计,2018年,国内的IDC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包括云计算企业、互联网公司、金融企业以及政府机构。其中主要云计算厂商(包括阿里、腾讯、亚马逊等)总计的份额达到37%;除去主要云计算公司之后的互联网公司占比依然达到了25%;金融机构的需求份额达到12%;政府机构达到19%。其他类和制造业的份额较小,仅有5%和2%。

图6:国内IDC托管服务市场结构(2018)

资料来源:中数盟、招商银行研究院

这个格局分布代表了当前IDC市场的存量需求,其中云计算厂商、中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未来对IDC的需求会持续增加。

国内公有云将较长期保持30%以上的增速,IAAS龙头更加受益

云计算可以通过公有和私有两种方式实现,公有云是云计算厂商集中建设对外提供服务,而私有云则是企业自建自用。

公有云近年发展速度非常快,未来也将较长期保持快速增长。信通院公布的《云计算发展白皮书(2019)》显示,据统计2018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为437.4亿元,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3亿元,符合增长率达到41.1%。

在公有云细分市场中,IaaS增长最为迅速,同样据信通院的数据统计,IaaS占公有云的市场比重由2012年的15%大幅提升至62%,未来仍将持续增加。我们认为,在IaaS市场中具备优势地位的云计算企业未来会具备更多IDC需求。

图7:国内公有云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信通院、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8:国内公有云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信通院、招商银行研究院

据IDC中国的统计,当前在国内的IaaS细分市场中,阿里巴巴占据半壁江山,市占率达42.9%。其他公司中,腾讯、电信、AWS(亚马逊)、金山占比相对较高。

图9: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IDC中国、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0:阿里云营收变化

资料来源: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金融科技发展驱动金融企业需求,客户粘性强价格高

金融机构当前在IDC的市场规模占比并不高,但同样是IDC行业非常重要的客户,主要是因为金融企业对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稳定要求高,因此客户粘性强,客单价高,是IDC企业重要稳定的利润来源。

中数盟同时还针对不同类型的IDC客户进行了访谈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企业用户是其中对价格最不敏感的,同时对网络和位置的要求适中。同时相比政府以及制造业客户,金融企业的支付能力明显更强。

图11:不同类型IDC客户的用户需求分析

资料来源:中数盟、《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报告2018》、招商银行研究院

金融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在不断驱动金融企业加大对信息科技的投入,据IDC统计,银行、保险、证券这三大核心领域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2500亿元,同时将长期保持两位数的投入增长。需要注意的是,金融行业对于IDC托管/增值服务需求的增速,并不等于市场规模的增速。因为一方面金融业数据的增速远超过IT投入的增速,另一方面很多金融企业过去往往都是自建数据中心存放IT设备,但是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使得这些企业自建数据中心的难度增加,速度变慢,没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因此未来金融企业采购IDC托管/增值服务的增速会大幅快于实际IT投入增长的速度,我们预计将能达到20%~30%。

图12:金融IT市场规模(银行、保险、证券)

资料来源:IDC、招商银行研究院

互联网企业存在分化,中大型企业需求增加,小型企业需求放缓

过去小型互联网企业是IDC行业的重要核心客户,因为这些企业往往需要小型数据中心,以对外提供稳定优质的互联网服务,自建机房成本太高,租用可靠机房的性价比最高。但云计算的发展使得这种趋势发生了改变,当前公有云计算厂商已经能提供功能丰富可选、安全性较高、性价比较高的公有云服务,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选择直接购买公有云的服务,而不是自行搭建数据机房,因此这一部分对于IDC厂商的需求在放缓甚至减弱。

而另一方面,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由于其体量已经足够庞大,对数据和计算的需求极大,对自身IT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更多是采用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方式来架建自己的IT系统。而这两种方式均需要自己采购服务器,自建或外租数据中心,因此就会带来很多对于第三方IDC的租赁需求。

用友网络和国家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上云指数(2018)》报告,针对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云平台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大型企业的私有云比例最高,而中小型企业的公有云比例则最高,这也体现出未来中小型企业更多将采用公有云的方式搭建自己的系统,会逐步减少对于IDC租用服务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该报告中的大型企业标准相对较低,且包括了较多的传统行业企业,事实上对于几乎国内所有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均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的方式搭建自己的信息系统。

图13:我国不同规模企业云平台使用情况(2018)

资料来源:用友网络、国家工业信息中心、招商银行研究院

同时,麦肯锡公司《消除云计算的误解》报告也做结论称,把一个典型的企业数据中心外包给云计算服务会把成本增加一倍,采用云计算模式对于大多数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浪费金钱的错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为什么当前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均采用私有云或混合云方式搭建自己的IT系统。

总体来说,未来互联网企业的IDC需求将主要集中在中大型企业,小型企业的需求会放缓甚至萎缩。

2.3区域分析:一线城市需求显著更大

我们上文分析了,IDC行业未来需求的主要来源将是云计算公司、金融企业、中大型互联网公司,这些企业对一线城市IDC的需求显著较多。

云计算公司如前面分析,玩家相对较少,基本被阿里、腾讯等巨头垄断,这些巨头的数据中心分布相对较为均衡,但对于一线城市及其周边始终是这些公司关注的重点,盖因众多中小互联网公司客户集中在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IDC资源是这些公司的第一选择。通过实际的产业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云计算公司和数据港、万国数据等一线城市资源较多的第三方IDC进行了深度合作,租用了相应公司非常大比例的机柜资源,数据港95%的IDC营收来源于阿里,因此云计算公司对一线城市的IDC资源的需求也是十分巨大的。

金融企业方面,各地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从金融业增加值来看,北京上海遥遥领先,而如果将果将广州深圳看作一个整体,其增加值也和北京上海比较接近,明显领先其他城市。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业增加值包括了基层金融业务,而大型金融机构的总部大多分布在一线城市,如北京的四大行、中国人寿;上海的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深圳的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从金融业总部经济的角度来说,一线城市的优势更为明显。

图14:全国城市金融业增加值排名(1~10)

资料来源:各地市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5:全国城市金融业增加值排名(11~20)

资料来源:各地市统计局、招商银行研究院

从大型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说, 一线城市也是需求的高地。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2019年8月公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我们统计了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城市分布。统计结果表明,在大型互联网企业数量方面,北京和上海明显领先,而如果将广州深圳看作一个整体, 其公司数量也明显领先其他城市。这个也可以充分体现出一线城市在互联网行业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其他城市。

图16:2019互联网百强企业城市分布

资料来源:工信部、招商银行研究院

3.供给端分析:第三方IDC公司具竞争优势,一线城市资源有限

3.1第三方IDC公司具备竞争优势,将持续提升对外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

整个IDC市场严格来说可以分为对外服务和自建自用两类,其中云服务商是自建自用的主力,而对外服务的IDC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第三方IDC公司和电信服务商。

由于历史原因,当前的对外服务IDC市场中,电信运营商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根据信通院报告以及上市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我们对IDC市场份额进行了测算。在2017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这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了52.4%,而包括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七家主要IDC行业上市公司的合计市场份额仅仅才14.3%,差距十分明显。另外还有33.3%的属于其他类的市场份额,其中包括了自建自用以及中小型第三方IDC公司。

过去电信运营商占据了对外服务IDC的大部分市场,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其在网络资源上具备巨大优势;其次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往往是大型国企,政企关系强,土地和电力资源的获取也具备优势;最后是电信运营商自身的业务开展也需要建设各种机房,具备较为丰富的机房建设经验。

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第三方IDC公司的竞争力逐步开始显现,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随着当前一线城市对IDC建设的土地资源和电力供应的收紧,电信运营商获取资源的难度不断提升,和粗放发展期不可同日而语

未来几年5G建设将占据运营商大量的资金,可以用于IDC建设的资金有限,运营商建设IDC的速度将放慢

随着第三方IDC公司的发展,当前的客户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提出更多的定制化需求。运营商往往由于机制、体制和人员的因素,导致其IDC机房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相对第三方IDC公司的差距在拉大。

因此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内领先的第三方IDC公司如万国数据、光环新网等不断在扩大其市场份额比例,导致第三方IDC公司份额的上升和电信运营商份额的下降。据信通院以及各公司披露报告数据的推算,2018年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由52.40%下降到了50.70%,而龙头第三方IDC的市场份额则由14.30%增加到了15.70%。

图17:2017年中国IDC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信通院、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图18:2018年中国IDC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信通院、Wind、招商银行研究院

根据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展望未来几年,第三方IDC公司将持续提升对外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

3.2一线城市供给有限,供需缺口突出

虽然一线城市对IDC的需求十分旺盛,但由于政策、土地、电力、网络等条件的制约,IDC的供给反而相对有限,造成供需缺口突出。

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中,北京、上海、深圳均于近两年出台明确的数据中心PUE[ 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是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PUE=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高。]限制政策,以及部分建设总量的控制政策。业内认为,不久将来,广州或也将从政策层面加强对数据中心建设的限制和管理。

其中北京市对于IDC建设的限制由来已久,早在2014年7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就明确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PUE值在1.5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而2018年9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全市范围内禁止新建和扩建PUE值在1.4以下的数据中心,其中中心城区直接禁止新建和扩建互联网数据服务中的数据中心,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中的数据中心(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而上海不仅对PUE进行限制,还进行了总量控制。2019年1月4日,上海市经信委、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上海互联网数据中心统筹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上海市IDC建设做出明确规范。PUE方面,新建互联网数据中心PUE值严格控制在1.3以下,改建互联网数据中心PUE值严格控制在1.4以下;总量方面,到2020年上海市互联网数据中心新增机架数严格控制在6万架以内。

深圳市的调控手段则更精细化,强调对更低PUE的IDC给予更多支持,其中PUE1.4以上的数据中心不享有能源消费的支持;而PUE低于1.25的数据中心则可享受能源消费量40%以上的支持。

图19:一线城市近年IDC政策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之所以一线城市对IDC进行种种限制政策,主要是因为IDC行业本身对一线城市的经济拉动意义并不大,创造就业非常少,税收产值也很少,然而却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以及土地资源。因此展望未来,一线城市对IDC行业的限制政策仍将持续,一线城市的IDC资源供给将十分有限。

相比一线城市,部分电力以及土地资源丰富便宜的中西部地区如贵州、内蒙古、宁夏等,则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本地数据中心的建设,既可以消化当地充足的电力产能,又可以拉动GDP的增长。

因此一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形成了产能需求的倒挂,需求旺盛的一线城市反而供给不足;需求不足的中西部地区反而供给旺盛。

工信部发布的《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对全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IDC机架供需情况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均存在明显的供不应求,平均缺口率达到了25%;而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其中西部最为明显,供给超出需求达到15%。

图20:国内主要城市和地区的IDC机架供需情况(万)

资料来源:工信部、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引(2018)、招商银行研究院

展望未来,由于一线城市的IDC供给将长期有限而需求持续增长,我们预测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在一线城市长期持续。

而西部地区的产能相对过剩,未来需求的改善将主要依靠云计算厂商的拉动和规划布局。

4.第三方IDC公司的竞争力可以从客户、地域、行业经营能力这几个维度进行判断

当前业界对第三方IDC公司有一些分类方法,有些是通过自建或租赁等建设方式来划分,有些是通过传统的批发以及零售客户进行划分,但是我们并没有全盘采纳这些过去的分类方式。

我们认为首先对于IDC行业来说,租赁方式建立的站点也一般是以十年二十年为周期的长期租赁,业务持续型较好,和自建方式差别不大;其次是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渗透,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下游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也给IDC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批发零售模式的划分并不能最准确反映行业当前的特点。

综合前文分析以及行业特点,我们从客户、地域、行业经营能力这几个维度来对企业进行分类以及竞争力分析。

4.1第三方IDC公司的下游客户可分成三类,云计算以及中大型企业客户更为优质

从大的方向来说,第三方IDC公司的下游客户可分成三类,分别是超大规模云计算企业、中大型企业、小型企业。

▶超大规模的云计算客户其本身也具备很强的IDC建设能力,但由于这些企业对IDC需求十分巨大,同时部分核心城市的资源获取难度较大,因此这些企业在自建IDC的基础上,依然需要借助第三方IDC公司,来部署自己的数据中心。基于我们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国内IAAS领域营收排名前五的企业,属于我们所称的云计算客户。

▶中大型企业又可分成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两类。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一般需要达到较大规模,比如达到百亿元的营收量级,才会选择自建数据中心而非依赖云计算厂商;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由于其数据十分重要和关键,监管机构也会有各种数据安全性的规范要求,因此对于哪怕中型的金融机构,其核心业务系统也更多选择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因此我们认为营收只要达到20亿元的金融机构,就属于我们所称的中大型企业。

▶传统的小型企业在云计算发展起来之前,由于信息化的需求,这些企业往往也需要自建IT系统,但其规模又较小,自己建设独立的数据中心非常不划算。这时候在第三方IDC中心租用一个或几个机柜则是最为合适的选择,系统稳定性好且总成本较低。

表 1:第三方IDC公司下游客户判断标准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这几类客户对于IDC的需求以及支付意愿各具特点:

▶云计算的IT规模超大,运营持续性非常强,单个合同的金额数额很大,但是一般能给到的租金水平相对较低,且可能IDC建设前期就提出各种涉及要求,IDC厂商的主动权较低。

▶中大型企业总体来说租金中等,运营持续性也好,IDC厂商具备一定的主动权;而其中的金融机构是最为优质的客户,租金高且运营持续性好。

▶单个小企业的需求往往有限,因此话语权最弱,其每单位租金是最高的。但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计算厂商可以提供低价优质的IAAS服务,小企业可在其上非常灵活搭建自己的IT系统,对于第三方IDC公司的需求大为减弱。因此未来小企业的运营持续性将很一般,转向云计算厂商是发展趋势。

表 2:第三方IDC公司下游客户类型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下游客户以云计算厂商为主的企业,其发展将十分稳健,但发展速度以及利润率受云计算厂商制约较大;而以中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的公司,其发展的自主性较强,但对其公司自身的销售以及资源提供能力关系非常大;以传统小型企业为主要用户的公司,面临云计算厂商的竞争,一定需要积极转型,充分获取重要的中大型企业用户,方能获得长久发展。

4.2第三方IDC公司按照地域可分为一线、环一线、二线、其他地区

通过第二三节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一线城市明显呈现IDC的供需不平衡并将长期持续;环一线地区可以承接一线城市需求,需求较有保障;二线城市需求也有较大内部分化,部分强二线城市需求较为旺盛;其他地区需求很少,只能依靠价格优势吸引客户,满足客户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非核心需求。

事实上,这种价格的差距,也反映在了数据中心机柜的租用价格上。据工信部的评估,2018年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租用价格达到了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的两倍,相比环一线地区也要高25%~40%。

表 3:不同地区数据中心租用价格

资料来源:工信部、全国数据中心应用发展指南(2018)、招商银行研究院

除了价格差异外,一线城市IDC机房的利用率也比其他地区更高。价格和利用率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一线城市尽管成本略高,但是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因此综合来看,第三方IDC公司如果按照主要机房的地域来划分,总体而言是一线城市>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其他地区。

4.3行业经营能力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运营、渠道和销售、融资能力

除了现有的下游客户以及主要机房所在区域,IDC企业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行业经营能力,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运营、渠道和销售、融资能力这四个方面。

▶资源获取能力指的是在一线城市获取IDC机房的能力,常见的方式包括收购以及自建。收购现有IDC需付出一定溢价,而自建的难度较大,需要将土地、电力、网络、牌照/指标等资源进行整合,往往需要很多政府部门的合作以及规划的配合,因此在这方面具备国资背景的企业相对更具优势。

▶运营能力指的是IDC企业保障旗下机房稳定运行,持续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渗透率不断加深,IT连续性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几小时甚至几分钟的系统停止服务就可能给企业业务经营以及声誉带来严重损失,这一点对中大型企业尤为重要。而要实现机房的稳定运行,则需要企业具备长期的运营经验,科学有序的机房规划,完善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作为外部观察者,可以从历史事故角度来进行判断。

▶在同一区域,各家IDC公司提供的服务是相对同质化的,因此渠道和销售能力也十分重要,这一方面民营企业由于机制灵活,相对更具优势。同时中大型企业搭建其IT系统,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个性化需求,此时也需要第三方IDC公司进行定制化配合,也需要更为灵活的实施机制。

▶由于IDC公司搭建机房,需要前期完成土地、设备、电力等所有投入,后期才能交付使用并获取收入,因此公司的融资能力也十分重要。一般来说,上市公司融资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也和公司的区域分布和客户资质有关,呈现强者恒强的特点。

总的来说,在这几方面国资和民企背景的企业各有自身优势,特定公司的竞争力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4行业内主要公司竞争力分析

(如需本部分内容,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

5.业务建议

(如需本部分内容,请参照文末联系方式联系研究院)

6.风险提示

(1)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云计算是IDC下游需求的重要拉动因素,当前国内的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未来若云计算发展速度放缓,则可能对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对下游客户以云计算为主的企业尤为明显。

(2)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不及预期:以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为代表的新业态互联网巨头也已成为IDC行业的重要需求来源,将来新业态的发展和涌现若停滞,则对此类客户占比高的企业影响较大。

(3)小企业上云速度超出预期:虽然小企业的上云近年已蔚然成风,但当前依然占据了IDC领域的一定存量市场。尽管行业内以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企业现在也在积极转型,但若未来小企业的上云速度超出预期,依然会对相关企业带来短期的较大冲击。

(4)IDC企业杠杆率过高:IDC行业前期建设投入大,第三方IDC公司进行扩张往往需要借助外部融资,因此会提升杠杆率,若杠杆率过高则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风险,应对行业波动的能力有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析公司杠杆率应和下游客户结合,对于下游客户以中小公司为主的企业,由于需求波动性较大,应当重点关注。

——End ——

转载声明:

本文章版权归招商银行研究院所有,招商银行研究院允许在满足以下条件时转载本文:

1.转载时保留本文全部内容,不得进行任何删改;

2.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并在“原文链接”中保留原始公众号文章链接;

3.转载时必须保留本转载声明。

本期作者

方国栋,行业研究员

fangguodong@cmbchina.com----------------------------------------------王福川,总行战略客户部战略新兴团队wangfuchuan@cmbchina.com----------------------------------------------张恒,总行战略客户部战略新兴团队mczhangheng@cmbchina.com----------------------------------------------

责任编辑:余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